源头减量,实现“两升一降”

——安徽法院强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纪实

时间:2022-10-21 18:58:17 稿源:人民法院报

  9月21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视频调解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记者 周瑞平 摄

  今年以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一体推进全省法院多元解纷工作,做实做细做优“源头减量工程”,成功实现“两升一降”:截至8月底,全省法院诉前调解案件50万余件,同比增长118.96%,诉前调解成功案件38万余件,同比增长183.62%;一审民事行政案件新收案件同比下降6.16%。

  一体推进,形成诉源治理新机制

  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安徽高院与安徽省总工会等12家省直单位建立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全省法院在线调解案件39万余件,诉前调解成功24万件,70%的一审民事、行政案件在诉讼服务大厅一站式化解。安徽法院诉讼服务质效2.0+版得分居全国法院第3位;安徽高院诉讼服务评比得分居全国高院第1位。

  这是2021年安徽法院深化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全省法院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多元解纷合力,为群众提供便捷快捷、诉非衔接、线上线下联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在今年1月29日召开的全省中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安徽高院院长董开军分析了2021年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后,明确提出将“抓诉源治理,推动减少诉讼案件总量”作为今年全省法院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按照院党组要求,省高院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以项目化、清单化等工作方式,一体推进全省法院诉源治理,强化多元解纷实效。”安徽高院副院长徐致平介绍说。安徽高院迅速出台两个方案,绘制出强化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的工作路线图。3月初下发《2022年推进诉源治理巩固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工作方案》,明确诉源治理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围绕“进入法院的矛盾纠纷”和“尚未进入法院的矛盾纠纷”两个层面提出七条治理措施,建立三级分类考核机制,推动减少诉讼案件总量。安徽高院梳理出全省法院2021年收案数量靠前的九类民商事案件,制定《关于加大九类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工作的方案》,聚焦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的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物业服务合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劳务合同等九类民商事纠纷类型,多措并举,加强重点领域纠纷源头预防和诉前化解。

  为了把两个方案落到实处,安徽高院强化全盘统筹,每季度召开全省法院诉源治理调度会,督促后进法院找准差距短板;确定合肥、滁州、安庆三地法院作为多元解纷示范法院,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年中,分管院领导点评全省法院上半年存在的问题;三级法院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多元解纷工作浓厚氛围。

  安徽高院立案一庭依托专项督导、司法巡查等多种途径,深入各地法院督导,持续推进全省法院入驻市县乡级矛调中心,形成“分层递进”多元解纷模式,强化了纵向督导。

  与此同时,强化横向对接。全省行业调解员、专业调解员及特邀调解员3800余人次参加了安徽高院组织的九期在线调解实务工作培训,切实提升诉前调解能力。

  重点突破,探索多元解纷新方式

  居住在海南省海口市的游某在安徽芜湖一家金融机构的线上贷款平台,申请办理了购买新车抵押贷款手续。金融机构即时将游某的身份证、活体识别信息以及双方签订的电子合同文本上传至司法区块链平台予以存证。游某逾期还贷,不见踪影,被金融机构诉至芜湖金融巡回法庭。法庭对金融机构提交的电子证据通过司法区块链平台予以在线校验,确认真实有效。在法官通过“失联修复系统”联系到游某后,调解员耐心与其沟通,并告知其法律后果和诉前调解流程,促成了为双方开展诉前调解。游某表示自己因家庭变故变更了联系方式和居住地址,愿意尽快偿还剩余车贷。

  9月20日,在调解员主持下,金融机构和游某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天履行完毕。

  这是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区块链+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利用“失联修复系统”找到被告,诉前化解金融纠纷的成功案例,也是安徽法院“源头减量工程”的生动实践。

  芜湖中院院长钱明树告诉记者,从2020年6月至今,金融机构在司法区块链平台上链电子合同767904份,存证230万余条,为约600亿元贷款上了“证据保险”。芜湖金融巡回法庭“区块链+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初见成效。

  “使用司法区块链平台后,目前签约率达100%,上链电子合同的逾期率较纸质合同降低了30%,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奇瑞徽银零售运营部总经理助理潘玲说。

  从源头化解金融纠纷,是防范金融风险,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面对金融纠纷案件逐年增加,安徽高院与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共同磋商,今年4月28日,由安徽省保险业协会、省银行业协会共同发起设立的安徽银行业保险业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纠纷调委会)正式成立。

  “省金融纠纷调委会的成立填补了安徽省级银行业保险业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的‘空白’,为消费者和银行保险机构免费提供‘调解+司法裁决’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安徽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胡晓春表示。

  为实现金融纠纷多元化解集约高效、便民利民,各地法院创新金融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路径,安徽高院推动阜阳市、芜湖市等案件大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相继挂牌运转。淮北市杜集区人民法院成立金融法庭,集中管辖淮北市金融案件;合肥法院上线“赋强通”“金融一体化”平台。

  发挥优势,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

  “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队伍的壮大,彰显了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优势。

  安徽高院及时总结与省直12家单位“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质效情况,全面推广省工商联、省总工会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专业领域纠纷多元化解的典型经验,健全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打造跨地域、低成本、高效率的线上化解模式,开创“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新格局。

  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赋能创建商会人民调解新模式”入选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十大典型经验,乘势而上,与35家“总对总”单位实现对接,统一在线委派调解、司法确认等程序运行规则,形成了科学规范、有机衔接、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实现了从点线突破向全面开花转变。

  为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安徽法院加快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进度。全省2586家基层治理单位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并开展纠纷化解工作,诉前化解纠纷由今年年初的603件提升到20565件,“三进”工作跨上了新台阶。阜阳全市法院率先实现49个基层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全覆盖,对接398家基层治理单位,将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请专业的人解专业上的纠纷。全省法院邀请1728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入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联合化解物业、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重点行业领域矛盾纠纷,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人民法院报评论员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这些重要指示精神,为人民法院做好新时代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纠纷解决需求,2019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创造性提出一站式多元解决纠纷的工作模式,整合解纷资源、重塑诉讼格局、服务社会治理。周强院长更是高度重视,连续两年召开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部署工作,强调“加快形成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人民期待、体现司法规律、引领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模式”,同时五次带队专题调研一站式建设,明确了一站式建设的战略目标、职能定位、方法路径、重点任务等,为全国法院一盘棋推进工作指明方向。

  蓝图已绘就,一站式建设便迅速铺开:以全国人大代表马善祥、李金莲为代表的“老马工作室”“金莲调解工作室”、黑龙江“说和人老李调解工作室”……一个个喊得出、叫得响的多元解纷品牌扎根中华大地,成为新时代司法为民的杰出样板;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法院畅通与工会、妇联、行业组织等对接渠道,为人民群众提供“菜单式”“定制式”调解服务;“寻乌经验”“龙山经验”“封调禹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彰显人民法院为民服务解难题的责任担当……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实现“全天候”服务、“家门口”解纷,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向内要生产力,也要向外汇聚合力。作为在全国率先实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工商联商会调解服务平台“总对总”对接的安徽法院,不断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在深化一站式建设方面成绩亮眼:2020年度和2021年上半年,安徽法院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均位于全国法院第一方阵前列;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创建的“司法赋能创建商会人民调解新模式”,被纳入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十大典型经验,相关做法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三年多来,一站式建设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精耕细作,人民群众对高效便捷、成本低廉解决纠纷的期待,正在人民法院大刀阔斧的改革中成为现实图景。

  踏上新征程,奋斗正当时。人民法院必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一站式建设从“有”向“优”转变,让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司法为民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周瑞平)

编辑:杨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