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院鄢隆伟:7年扎根执行局书写不平凡的青春

时间:2018-12-18 09:03:06 稿源:安徽商报

  7年前,鄢隆伟成为合肥中院的执行法官,7年的执行法官经历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青春。坚持法的理念他孜孜不倦,维护法的权威、彰显法的善意,他一直在寻求这个最佳的“平衡点”。

  7年共执结案件到位金额20多亿

  合肥中院执行局的办公室内常常在深夜也灯火通明,鄢隆伟的座位便在其中,他也是经常加班的那一人,业务勤奋、钻研不止,鄢隆伟早已成了执行局的一名得力法官。

  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法官,是鄢隆伟读书时代的法律梦。通过刻苦学习,2007年鄢隆伟西南政法大学硕士毕业,之后曾在肥西法院短暂入职,2011年选调合肥中院执行局,至今已过去了7个年头。

  7年来,鄢隆伟在业务上早已成为行家里手,7年间他共执结案件400多件,执行到位金额20多亿元,用实际行动兑现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庄重承诺。

  法的权威与善意他寻找平衡点

  几个月前,因被执行人的200多亩土地和厂房拍卖流拍后抵债,债权人申请法院强制清场。经过前期多次的现场调查,鄢隆伟了解到,执行现场面积大、情况十分复杂,且被执行企业法人代表与其女儿、年迈的母亲,也住在厂区内,对抗情绪十分激烈。如果盲目强制清场,不仅矛盾突出,被执行人一家将无家可住,执行的社会效果差。

  “此时,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进行强行清场是法律权威和严肃的体现,但被执行人的基本居住权和农民工工资又是客观现实。”在鄢隆伟看来,法律既要体现权威,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也不会缺失“善意”。最终,鄢隆伟来回跑了多趟当地管委会,将被执行人的住房的实际困难反映给政府,同时协调解决民工工资问题。

  一番努力终于结出硕果,政府出面将被执行人一家安置在了廉租房内,妥善解决了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不需要法院强制清场,被执行人主动搬出厂区,这样下来,债权人得到了厂房,百位民工得到了工资,而被执行人也搬进了自己的新家。本该是剑拔弩张的清场对抗,瞬间变成了皆大欢喜的“多赢”局面。

  正是这样,每接手一场执行案,鄢隆伟总是在努力寻找“法的权威”与“法的善意”之间的平衡点。也正是这一特点,在鄢隆伟执结的案件中,1/3的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7年扎根执行局书写不平凡的青春

  相对于基层法院执行局,合肥中院执行局的案件标的大、法律关系复杂、社会关注度高,鄢隆伟认为,办案不仅要精通法律,还要懂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因为案件影响力大,身上的责任更大,胆子也更重。

  在鄢隆伟办公桌的墙壁上至今还挂着一张“军令状”,这是4月份以来,合肥中院执行“江淮风暴”,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中,鄢隆伟为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将“军令状”贴在墙上,鄢隆伟希望以此来时刻警醒自己。

  作为执行局的法官,鄢隆伟和同事们每天的业务非常繁重,“也许一大早就有当事人给你打电话,也许深夜时分还能接到电话,因为职责所在,我们的个人电话必须对外公开。”曾有一次,深夜11点多,一名当事人醉酒后给鄢隆伟打来电话倾诉,当事人自称站在楼顶准备跳楼,鄢隆伟最终花了数小时劝慰,当事人这才放弃轻生念头,而放下电话时已到凌晨2点多。

  手头上总有忙不完的事,这是执行局法官的正常状态,为了多干一点事,多做一份努力,鄢隆伟每周至少工作六天,晚上下班同样离不开加班,他和同事们常常一干就到深夜。

编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