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繁昌区法院:突破瓶颈制约 激活发展动能

时间:2022-07-20 10:59:07 稿源:人民法院报

  盘活企业资产9739万元,释放土地资源413亩,兑现企业职工债权418万元,助力5个重大项目落地和推进……2021年以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法院在破产审判工作中,以深化府院协调联动机制为切入点,创新财产处置方式,突破瓶颈制约,力促“僵尸企业”快速出清,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护航繁昌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府院联动,快速盘活资产

  盛夏时节,位于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的原邦安防火防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安防火公司)破旧的工业厂房已经拆除。工地上热火朝天,辖区第一所本科院校正在加紧建设。

  受多种因素影响,邦安防火公司资金链断裂,继而引发多宗诉讼,停产停业,资不抵债。一年前,繁昌区法院裁定邦安防火公司破产清算,大批闲置厂房、设备等资产面临处置困境。恰逢繁昌区规划高校园区建设,繁昌区法院主动对接峨山镇政府,促成邦安防火公司在内的近35亩土地、9800平方米房产纳入征用拆迁范围,拆迁补偿款超过1700万元,邦安防火公司破算清算案圆满办结。

  这是繁昌区法院转变破产审判理念,充分发挥府院协调联动机制优势,让“僵尸企业”快速“腾笼换鸟”的一次成功实践。

  2021年10月,繁昌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出台了关于企业破产府院协调联动机制文件。40多家单位参加第一次破产府院协调联动机制推进会,就破产程序中相关信息查询、财产处置、职工欠薪保障、税费减免等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会议纪要;繁昌区同时出台一批招商惠企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资产交易成本。府院联动机制很快成为助力危困企业“司法康复”、促进“僵尸企业”快速出清的良方。

  “为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力度,破产审判团队对辖区案涉停产歇业企业闲置土地、房产类资产情况进行摸排梳理,建立台账,并根据个案情况制定资产处置方案,为全力释放优质土地资源提供司法路径。”繁昌区法院副院长吴军介绍。

  以邦安防火公司破产清算案为代表,一时无法处置的土地等资产由政府收储,繁昌区法院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盘活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和司法政策的前提下,该院联动相关单位和部门,仅用7个月,就将福潮建材、新鑫科技、富新工贸等3家“僵尸企业”出清,300余亩土地等生产要素迅速盘活,顺利保障新项目推进。

  “随着府院联动机制的不断深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审判、部门联动’格局的不断完善,彻底打破了破产工作法院‘单打独斗’的局面。”繁昌区法院院长葛义俊说。

  2021年以来,繁昌区法院破产审判插上信息化“翅膀”,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管理人选定、通知公告、债权申报、开会表决等事项,审理破产案件更加高效。

  创新方法,实现多方共赢

  “本来想退出竞买,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房产过户了,感谢法院对本地企业、本地企业家的关心和支持。”安徽金丰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丰粮油公司)破产清算案的财产买受企业法定代表人表示。

  金丰粮油公司原是繁昌一家知名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且受国际粮油价格变动等多种因素影响,陷入严重的经营和债务危机。2017年10月,繁昌区法院受理了金丰粮油公司破产清算案。财产处置阶段,只有本地一家民营企业有意向购买处置的资产,但由于实力有限,一时间无法立即拿出近4000万元的出让款,此时又无其他意向购买人,财产处置面临困境。为了尽快处置财产、支持本地企业发展,繁昌区法院多次与繁昌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沟通,形成会议纪要,对金丰粮油公司财产采用“分期付款、分批过户”方式,成功实现财产变现。

  财产处置“变现难”一直是办理破产案件的难点。司法拍卖过程中,往往因缺少意向购买人、“有证”土地和“无证”土地并存无法办理过户等各类问题成为制约破产财产处置的瓶颈,财产处置周期过长,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对此,繁昌区法院与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繁昌分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不动产执行线上查控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为全面查清破产企业资产状况打通堵点,扫清土地等不动产处置障碍。

  以民为本,解决急难愁盼

  繁昌区法院在办理破产案件中主动作为,着力依法保护职工权益,切实解决企业职工的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司法温度。

  该院办理的芜湖市雅克羽绒有限公司破产案,申报确认职工债权197万余元。根据担保债权优先于职工债权的法律规定,担保债权受偿后,财产所剩无几,职工债权受偿率不足10%。为了帮162名工人追回“血汗钱”,在职工债权没有优先受偿的情况下,繁昌区法院创新竞买公告内容,明确买受人需另行同步支付190余万元职工债权方可竞标。经过司法拍卖,该公司的资产顺利成交,职工债权受偿比例达100%。

  弘瑞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中,有一项工程没有结算工程款,建筑工人的劳动报酬没了着落。实际施工人听说公司开始破产清算,担心无法拿回工程款,便雇佣一名工人常年生活在断水断电的车间里。经办案法官多次劝说和指导,实际施工人通过诉讼途径追回工程款600余万元,并在破产分配中全额受偿,建筑工人的劳动报酬全部得到解决。(本报记者 周瑞平 本报通讯员 方雨婷)

编辑:杨滟
友情链接